連日來,全國出現(xiàn)強雨雪天氣,對交通運輸和群眾生產(chǎn)生活帶來較大影響。習近平總書記12月15日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應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“全力做好突發(fā)險情應對處置,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”。(12月18日 新華每日電訊)
觀云追雨,鐵路企業(yè)凸顯氣預判本色。眾所周知,我國的鐵路線交錯復雜,道路里程世界之最,某個地區(qū)發(fā)生大雪天氣,鐵路幾乎都會被覆蓋。但從結果上看,鐵路總是能夠很好的面對這些惡劣天氣,民眾心中的形象也常常是“穩(wěn)如泰山”。究其原因,還是鐵路背后一套提前應對的方法,不僅早早在內(nèi)部發(fā)布天氣預警,在大雪來臨的時候,各站也是以雪為令,眾志成城,很快行車較大的動員力,在清掃積雪。
做好服務,鐵路企業(yè)凸顯服務底蘊。鐵路常常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出現(xiàn)各類影視或是藝術作品中,源于人們對于分別的情感需要“火車”這個工具來表達。而中國鐵路,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也充當人民表達情感的角色,不僅如此,中國鐵路相較于其他交通工具,更有對旅客溫馨、服務、團結的人文感。且不說過去綠皮車時代,一聲聲鳴笛里的奮斗號角,如今復興號快速駛來,更加方便、穩(wěn)定、快捷的鐵路服務讓一句“人民鐵路為人民”,疊加上了科技屬性。在面對雨雪天氣時,我們看到很多車站提供有序的候車環(huán)境、熱水飲食也得以保障,高鐵上服務不減,雨雪清理得當,鐵路的服務讓人印象深刻。
不忘初心,不負期待,只為護一路平安。以旅客為中心,讓旅客平安出行、有序出行、溫馨出行,不是一句口號,是急難險重任務面前,鐵路人堅定的選擇。(供稿:李星)